「沒有想過可不可行,只是做與不做,做的話如何令它可行。」 —「老友所醫」馮治本醫生

2017年9月8日政府統計處發表的最新一套人口推算數字,當中政府統計處副處長陳萃如說:「預期未來人口將持續老化。隨着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士踏入老年,65歲及以上長者的人口推算在未來20年將增加超過一倍。撇除外籍家庭傭工,長者人口由2016年的116萬(佔總人口的16.6%)上升超過100萬至2036年的237萬(31.1%)。相較之前20年(1996年至2016年)約50萬的升幅,未來長者人口上升的速度明顯加快。另須留意的是長者人口超過230萬的情況將維持最少30年。至2066年,長者人口推算達259萬(36.6%)。」

陳萃如說:「最新的人口推算數字顯示,人口將持續老化,未來20年最為急速,社會各界對此人口挑戰應作好準備。」

 

「老友所醫」的誕生

隨著人口持續老化,院舍的需求亦相應增加,造成醫療開支上升。根據政府預計,本港醫療開支於2030年將會上升至1300億元,當中長者佔醫療開支將會達到一半以上,在對醫療需求有增無減的情況下,這無疑對醫療系統造成的沉重壓力。

馮治本醫生(Dr. WilsonFung)在公營醫院工作七年,曾在急症室、內科病房和療養院工作,親身體驗過急症室超額使用和醫院病房爆滿等壓力,眼見當中其實有大半以上求診都是老人家,這驅使他思考有何解決的方法。在研究解決方法時發現原來早在十幾年前已經有視像診症,「當時沙田醫院曾經為一千名病人作視像診症,其效果證明此既能慳錢、慳力和慳時間,但奈何因各種因素而未能將之普及。」這令Dr.Fung以此構思出「老友所醫」,希望能為醫護界盡一分力以改變現時困局。「設計過程中混合了幾個新元素,並不單只為推展視象診症或減少人入院便算,還要考慮其他配套,例如市場、長者、院舍及醫生的接受能力,費用等問題,所以要想得比較全面。因聘請全職的醫生成本非常高,擴展亦有限制,為解決這些問題『老友所醫』的設計最後決定以共享資源的概念,就像醫療Uber的模式進行。」

結合新元素推行「老友所醫」

新元素之一就是醫療Uber概念,要如何遊說醫生共享資源,Dr. Fung說道一切由朋友圈中開始「開始時跟朋友,甚至是朋友的朋友解釋這個理念,並遊說他們以閒餘時間做些公益的事幫助長者。現時已凝聚三十幾位仁醫參與『老友所醫』的計劃。」第二個新元素則是視像診症「醫生其實比較繁忙,要他走來走去,時間上實在難以配合;而外國的醫療案例及之前沙田醫院的案例,再加上法律及操作上都證明此方式的可行性沒有問題。」

不過他強調視像診症當中有一定限制,並不適合所有病人應用,所以視像診症只佔「老友所醫」百分之十,其餘九成則為上門診症,亦包括到安老院舍打疫苗、體檢或其他醫療服務。第三個新元素是利用速遞服務送藥到戶「當視診完畢之後,醫生會開藥單去中央藥房配藥,之後會由速遞直接派送,病人毋須親到醫院或診所取藥。」

由「老友所醫」發展至「老友宅醫」

「老友所醫」現時已推行兩年,超過60間院舍選用此服務,服務次數多達一萬次,但Dr. Fung希望能由院舍發展至「入屋」,「經過兩年的『巡院』,接觸眾多長者,其實入住安老院舍並不是最好的選擇,亦令我有所反思。在此期間看了一本由一位台灣醫生寫的書,名為《在宅醫療》,按其字面意思就是入屋行醫。其實此為日本推行二十年的醫療方式,隨後經這位醫生將此模式引入台灣。我反覆將此書細閱,其提倡的理念就是由長者失智失能開始,當中的日子儘量讓長者在家安老。」但當長者失智失能的時候,醫生能為長者做的卻非常少,那醫生在此醫療方式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?

「我們就像統籌的角色一樣,安排不同界別的人員去協助長者;就如中風的長者需要物理治療師,而我們醫生則會為長者設定做多久的物理治療等。」Dr. Fung為推廣居家安老這理念,近年亦開始推行「老友宅醫」服務。

宅醫所感

Dr. Fung表示至今為止已為60多個家庭提供「老友宅醫」此服務,而從開始拓展「老友宅醫」後,他形容比做院舍時的感受更大。

「我們『老友宅醫』的服務對象全都是長期病患者和沒有即時危險的長者,而為長者選用我們的服務,通常就是長者的家人。每次出診的時候看到長者的家人陪伴在旁,那情景真的感動非常,好有滿足感。」他亦分享一次拍檔魏醫生需要上門為一位末期癌症長者出診,發現長者因不清楚從政府醫院領回的藥物如何服用,未敢胡亂服下而承受痛楚,經魏醫生的詳細解釋後終令長者家人安心。「很多時候長者的家人並不希望送長者去院舍,但又不懂照顧,為此我們希望未來能建立一個醫療團隊以應付如物理治療、小型手術或長期病患護理等不同需要。」

後記

短短四十五分鐘時間並不算長,但卻能足以令患病的長者及其家人感到安心,香港的醫療面對人手不足及超額需求的嚴重壓力,「老友宅醫」無疑可以為醫療機構起了一定的舒緩作用,亦能讓患病的長者晚期得到合適的照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