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EM VS STEAM

二十一世紀,市場不再滿足於吸納專才,而是要求未來勞工「瓣瓣掂」:能應付強大工作量,擁有多項科技技術,才有不被人工智能或機械取替的籌碼。各地政府見此,積極推廣 STEM 教育,向學生輸入科學知識,要求他們十項全能。在現行的 STEM和新提出的 STEAM 教育之下,學生們都在日新月異的科技世界中尋找前路。只是被 STEM 多了一個「A」(藝術)的科目,分別在哪兒?

STEM 教育之必要?

首推行STEM教育的國家是美國。看似科技爆炸的年代,實則早有評論指美國經濟、科技界停滯不前。科研界沒有取得真正意義上的突破進展,科技進程陷入瓶頸,現代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六十年代的相差無幾。對比人們生產總值一路飆升,大幅度改變生活習慣的工業革命時代,現在的科技進展只在已有知識上起舞,也因此無法產生顛覆性變化,一舉改變現狀。有見及此,美國政府試圖通過提高國民在STEM 教育上的參與力道,增加女性和不同種族人士對科學的興趣,從根源上提升高技術未來勞工數字,藉以為科技界增添人才。

STEM = 職業訓練?

結合科學、技術、工程、數學的跨學科學習,著重提取四個科目的精華,讓學生對每個科目皆有所涉獵,不受傳統將學科分門別類的知識限制。只是現有課程儘管具備新穎的教學活動,如立體打印技術、電腦編程、虛擬實境等,卻是受每間院校的設備限制,並不統一。課堂知識更偏向技術上指導,學生可以明白作品如何令生活更方便、快捷,卻未能有效啟發學生發揮創意,自行研製新作品,推動全面發展。這種教學方法類似於職業訓練,缺乏對人的思維教育,只為應付未來職場大勢。

多個「A」,變化很大?

「A」所指的「藝術」,不單是美勞這一科,語言、通識、音樂、體育、社會學等全部都可以歸類成藝術一分子。藝術教育存在的意義,是啟發學生想像力和創造力思維。藝術的本質是將現實進行昇華,在一個屬於作家的虛構空間裏創作作品,目的不是便於生活 —— 恰恰相反,製作藝術作品的過程可以如走一條漫漫長路般折磨。目的是為觀眾和作家自己提供精神食糧,在有別於現實的世界裏通過作品展現自己聲音。在創作的過程,需要無窮想像力,為此每一件付出過努力的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。將藝術元素滲透到STEM教育,能將原有專注於科學的課程,加添一點注重學生自行發揮創意的特色;使學生可以在運用知識的同時,活用生活中的觀察所得,結合創意,設計出獨特的作品。

分散注意力 —藝術與科學孰輕孰重?

有些人認為,加入藝術元素則會令原本專注科學範疇的課程變得鬆散,相當於把每個科目堆砌到一起,無甚意義,反而使學生無法有效發揮創意才能。他們認為未來編程、虛擬實境、人工智能於職場上的應用將是大勢所趨,故掌握操控、發展現有技術才是正途。自行創造還是掌控現有的資源,是STEM和STEAM的主要爭市點。加上STEAM教育在全球各地前景、適當課程安排皆未分明,難預見成效,風險甚高。

STEM?STEAM?抑或是…

在這種情況下,教育止步於技術指導則會限制人們創意思維,囊括藝術元素則成效未彰顯。香港教育機構要決定採用哪種教育方式時,更需要考慮推陳出新的教育方式。最近便有新建議指可以加上「R」,既「wRiting」(寫作)和「Reading」(閱讀),變成「STREAM」教育。不同的新教育方式,要如何抉擇,取決在學校的選擇和對未來職場的預估:究竟高效率的勞工需要具備技術,還是需要兼有創意,才容易致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