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下,市民減少出外消費,保持社交距離,造就了新的生活常態。市民由慣常到超市採購食材及日用品,變成在家裡使用網購方式進行購物,除帶動網購市場增長之餘,亦有機會成為主流的消費模式,改變港人未來消費習慣。
香港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(Ipsos)在2020 年3 月16 日至20 日期間進行一項調查顯示,香港居民的消費模式與疫情前相較下,出現明顯的變化,當中有近半數(45%)的受訪者認為自己花費更多時間瀏覽網上購物平台;逾三成半的受訪者(36%)表示網上購買生活用品的頻率上升;亦有三分一受訪者(33%)因避免人與人之間的接觸,而更常使用無接觸的流動支付作為主要付款方式;另外亦有兩成(20%)的受訪者花更多時間在電子學習及遙距課程上,只有6% 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生活及消費模式沒有任何變化。
在疫情持續的情況下,市民對於清潔用品的需求有增無減,Ipsos 的調查結果顯示,有近三成(27%)的受訪者通過網上購買家居清潔產品,是網購商品中排行第一;其次是冷凍食品及新鮮食品;另外,保健品、護手霜、保濕霜的需求亦佔很高,有17%的受訪者網購保健品等去加強抵抗力。
此外,Ipsos 在這個調查中,亦有就香港消費者以新冠狀病毒流行的情況下,在生活多個類別進行研究調查,包括:媒體、類別支出、飲食習慣、美容、投資、保險及預期計劃等。調查結果指,市民就疫情的情況雖然出現分歧,但普遍並不樂觀,大部分受訪者認為短期內疫情會仍然持續。
社交媒體是網店不可或缺的部分,其使用率都會影響網店的宣傳效果及銷售,疫情影響下,社交媒體的整體使用率更急速上升。從調查結果可見,Facebook 在眾多平台中非常普遍,使用率最高,九成受訪者花最多時間瀏覽;其次則是WhatsApp,有接近八成受訪者會花時間使用,; 而YouTube 及instagram 使用率較少及瀏覽較短只有六成半及四成半。可見,受訪者普遍傾向花時間在較多元化的社交平台,如:Facebook, 能支援多種媒體、互動性較高;相對whatsapp 、YouTube 等多元性較低。社交媒體不斷上升的使用率可促進網店及用家更多的交流。
45%
65%
76%
90%
有見及此,Ipsos 在分析調查結果後,指出疫情對生活的影響造就了新的生活常態:市民對於生活出現了新的預期、新的常態以及新的想法。就網購食品、瀏覽網上購物平台、社交媒體互動及線上娛樂等活動可見,市民網購已成習慣,即使疫情結束後仍會有很大機會繼續進行該類型活動,網上購物亦日益成為主流消費的大趨勢。